【芯版图】AI政策“大爆发”,谁在高喊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国内城市第一方阵、千亿基金群?

集微网消息,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澎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10月,我国多省市出台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其中包括南京、北京、深圳、无锡、杭州、重庆、成都、武汉、上海、廊坊等,明确提出“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设立规模1000亿元基金群”“总体水平处于国内城市第一方阵”等目标。

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7部门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并在第二章第六条提出“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框架、芯片及配套软件平台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平等互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国际规则制定”。该政策已于8月15日起施行,并被认为是“全球首部生成式AI立法”。

2023年1-10月我国人工智能政策汇总(部分)

据观察,《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我国各省市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出台密度明显提速,在下半年掀起一轮“小高潮”,杭州、重庆、成都、武汉、上海等重要城市先后入局!

积极的长三角:“沪宁杭锡”四城争先

长三角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较为积极的区域之一。在工信部批准设立的11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中,上海(浦东新区)、杭州、南京先后于2019年、2021年、2022年获批;在科技部部署的18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中,长三角地区先后获批5个。

人工智能政策方面,南京近年来已陆续出台《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南京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等

2023年初,《南京市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行动计划(2023-2025)》印发,提出“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标杆城市”“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收入超过500亿元,高标准打造5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争创1-2个省级以上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目标。数据显示,2022年,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链478家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2034.19亿元,同比增长9.9%,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

无锡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人工智能产业的布局也走在前列。6月,《无锡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印发,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4000亿元。

2022年,无锡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231亿元,增长21%,人工智能核心企业87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近1000家,基本涵盖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应用示范层等产业链各环节,计算机视觉、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在新吴、经开、滨湖等地区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7月,杭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算力支撑、模型生态、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四个方面工作任务,要求到2025年,基本形成“高算力+强算法+大数据”的产业生态,将市打造成为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输出源地、数据共享高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水平全国领先、国际先进。

10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大模型发展11条”正式落地,提出“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进一步做强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明确意见。

年9月22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于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条例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为新兴产业立法树立了典范,也为上海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纲领和依据,对上海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具有标志性意义。

北京连发“三政”,“深渝汉蓉”提速AI新政

5月19日,《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印发,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要素齐全、技术领先、生态完备、可有力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格局。上下游产业链布局持续优化,优质算力、高质量数据供给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大模型创新应用引领全国,每年落地10个以上重点场景商业化标杆应用并形成10个以上行业标杆解决方案,培育一批应用大模型技术实现突破性成长的标杆企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11天后,2023中关村论坛闭幕式重大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磅发布

北京通过上述政策,针对算力、数据、算法、应用、监管等产业发展核心要素及关键环节的难点、堵点,提出具体举措。仅此还不够。作为大模型训练的核心要素,智能算力日益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5个月后,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人工智能算力券实施方案(2023—2025年)》,支持在京注册的软件信息服务业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租用非关联方的智能算力资源(不包括存储、网络、安全等其他服务)。

北京经信局10消息称,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百余家大模型企业,占全国总数的一半左右。各领域企业结合自身产业资源优势,进行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应用,积极在工业、政务服务、医疗、金融、交通等垂直领域开展广泛探索,已初见成效。

5月31日,《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印发,同步发布首批“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统筹设立规模1000亿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加上去年我国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的出台和正式实施,深圳由此构筑起“一条例、一方案、一清单、一基金群”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

进入下半年,我国人工智能专项政策出台密度提速。7月24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以场景驱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8月4日,《成都市加快大模型创新应用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8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政策措施》,8月30日,《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

“算力券”是本轮人工智能新政中频频提及的要点。除北京外,成都要求落实以“算力券”为核心的算力中心运营统筹结算分担机制,按年度发放“算力券”,支持大模型企业、中小微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使用算力;宁夏提出每年总计发放不超过4000万元“算力券”,降低算力使用门槛,用于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算力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客等使用区内超算、智算资源,开展核心算法创新、模型训练研发等。(校对/赵碧莹


夕夕海 » 【芯版图】AI政策“大爆发”,谁在高喊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国内城市第一方阵、千亿基金群?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