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尚阳通专利布局合理,CTO早期专利权属或存潜在纠纷;

1.锂电概念股前三季度超半数企业增收不增利,去库存压力持续;

2.【IPO价值观】尚阳通专利布局合理,CTO早期专利权属或存潜在纠纷;

3.中芯集成:正对IGBT产品进行新旧换代;

4.国科微:GK7205V500系列芯片进入批量推广阶段;

5.国芯科技:车联网安全芯片已进入赛力斯汽车供应链;

6.士兰微:IGBT当前产出1.5万片/月,新能源产品月销售额近1亿元;

7.【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1.15%,晶瑞电材子公司获中石化资本增资8.5亿元;

1.锂电概念股前三季度超半数企业增收不增利,去库存压力持续;

集微网消息,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在汽车产销增速放缓背景下,我国动力电池1-9月销量为425GWh,同比增长15.7%,增速呈进一步放缓趋势。

同时,锂材价格波动也让产业链企业业绩持续承压,其中,电池级碳酸锂单价已从年初的接近60万元/吨跌至目前的不足13万元/吨(期货),行业预计,明年或将跌破10万元/吨。电芯等产业链企业也在汽车价格战下,承接了部分成本压力。受此影响,今年前三季度超半数锂电产业链企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总营收破万亿,超半数企业增收不增利

本次一共统计了47家锂电产业链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收1.19万亿元,同比增长27.67%;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37.14亿元,同比下滑3.25%,其中有26家企业出现亏损或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整体表现为增收不增利,且整体净利润率降至7.86%,锂材企业净利润大幅下降是重要影响因素。

2023年前三季度锂电产业链企业业绩表现(单位:万元,来源:Wind)

其中,8家电芯企业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收8258.38亿元,同比增长44.62%;合计归母净利润为577.72亿元,同比增长86.13%,主要由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家头部公司驱动。

本次统计的锂材企业合计25家,前三季度合计营收3048.1亿元,同比下降2.41%,合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2.62%至285.7亿元,可见今年锂材价格下滑对锂材产业链企业影响之大。

另外,本次统计的锂电设备企业共计14家,合计营收623.44亿元,同比增长22.1%,净利润增长33.44%至73.72亿元,成长能力仅次于电芯企业。

从营收看,业绩规模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华友钴业、亿纬锂能、欣旺达、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中国宝安(贝特瑞)、国轩高科、格林美,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4222.75亿元、2946.77亿元、510.91亿元、355.29亿元、343.19亿元、333.99亿元、256.82亿元、245.08亿元、217.78亿元、202.28亿元,主要为电芯企业,共计5家进前十。

营收增速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逸飞激光、华自科技、比亚迪、先惠技术、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北方华创、利元亨、海目星、宁德时代,营收增速分别为:65.2%、64.68%、57.75%、56.83%、50.96%、46.31%、45.7%、44.32%、41.78%、40.1%,设备企业增速明显,共计6家企业进入前十。

营收跌幅位居前十的企业主要有:厦钨新能、长远锂科、正业科技、天奈科技、星云股份、盛新锂能、福能东方、鹏辉能源、富临精工、大族激光,同比分别下降:40.43%、34.11%、28.91%、26.63%、22.51%、18.55%、16.41%、11.73%、11.54%、11.12%,主要为锂材企业和锂电设备企业,其中,本部分涉及的锂电设备企业经营领域更广泛,锂电仅是业务领域之一。

净利润方面,榜单前十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亿纬锂能、华友钴业、北方华创、先导智能、恩捷股份、横店东磁,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11.45亿元、213.67亿元、80.99亿元、60.1亿元、34.24亿元、30.13亿元、28.84亿元、23.24亿元、21.54亿元、16.5亿元。

前三季度亏损的企业主要有:德方纳米、富临精工、科恒股份、芳源股份、星云股份、正业科技、华正新材、星光股份8家公司,主要为锂材企业和锂电设备公司,合计亏损17.67亿元。其中,华正新材、正业科技、芳源股份、富临精工、德方纳米5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福能东方、珠海冠宇、比亚迪、国轩高科、杭可科技、宁德时代、北方华创、雄韬股份、赢合科技、海目星,分别同比增长:506.03%、241.35%、129.47%、94.58%、87.96%、77.05%、71.06%、68.53%、44.74%、41.6%。另有华自科技、先惠技术两家设备商实现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承压下,锂电产业链企业仍在加快技术及产品创新,前三季度合计研发费用为608.24亿元,同比增长47.41%。其中电芯企业投入最多,达463.19亿元,同比增长73.03%;锂电设备企业投入最少,为58.14亿元,同比增长19.39%;锂材企业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下降9.68%至86.91亿元。

具体看,研发费用投入规模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比亚迪、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北方华创、国轩高科、先导智能、大族激光、华友钴业、赣锋锂业,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249.38亿元、148.76亿元、20.04亿元、19.41亿元、13.89亿元、13.75亿元、12.6亿元、11.77亿元、11.35亿元、9.42亿元。

同时,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速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比亚迪、逸飞激光、赢合科技、星源材质、寒锐钴业、宁德时代、先导智能、珠海冠宇、亿纬锂能、恩捷股份,分别同比增长:129.42%、71.31%、49.27%、47.9%、43.28%、40.65%、40.02%、39.4%、35.61%、32.87%。

存货周转周期拉长,去库存仍在持续承压

由于过去几年锂电产业链企业疯狂扩产能,导致今年上游供货能力大增,而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中汽协数据显示,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速随之放缓,据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我国动力电池1-9月销量为425GWh,同比增速降至15.7%。供需突然转换,导致产业链量升价跌压力陡增。

与此同时,自去年10月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启了多轮价格战,今年这一现状愈演愈烈,即便中汽协等机构多方调解,但汽车价格战矛盾非但没有调和,反而还在加剧,11月1日,比亚迪又对旗下护卫舰07、海豚/海豹冠军版、宋PLUS冠军版、驱逐舰05冠军版等车型开启新一轮降价。业内人士此前分析认为,明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或将会更为激烈。

汽车价格战压力向供应链传导,进一步压缩了电芯、锂材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整个锂电产业链不仅面临去产能压力,还要承压利润下降的风险。

2023年前三季度锂电产业链企业库存情况(单位:天、万元,来源:Wind)

本次统计中,不含逸飞激光,46家供应链企业合计库存为3184亿元,在上游部分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仍同比增长0.12%,去库存压力较大;同时,平均存货周转天数拉长了10.01%至180.21天,也佐证了产业链仍面临较大去库存压力。

其中,电芯企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略增4.41%至96.47天,总体存货账面价值同比下降6%,其中宁德时代降幅达38.14%,其在披露的三季报中指出,库存下降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公司持续加强存货周转,优化库存管理;二是上游部分原材料价格下降。

锂材企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长6.53%至115.9天,在碳酸锂价格较年初下跌约8成、氢氧化锂价格较年初下跌约7成的背景下,25家公司合计存货账面价值仅同比下跌1.22%,仍在经受较为严峻的去库存考验。

相比电芯及锂材企业,锂电设备商面临的库存压力更大,平均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长13.11%至383.13天,13家企业合计存货账面价值同比上升28.99%至555.61亿元,去库存速度仍有赖于下游企业的投建速度。

具体看,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福能东方、海目星、星光股份、北方华创、先导智能、璞泰来、杭可科技、利元亨、先惠技术、星云股份,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827.71天、554.07天、492.25天、478.89天、468.59天、403.47天、384.62天、313.33天、285.99天、285.53天,除璞泰来外,均为设备商。

前三季度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速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天奈科技、鹏辉能源、璞泰来、正业科技、天齐锂业、福能东方、厦钨新能、杭可科技、富临精工、华友钴业,分别同比增长:70.02%、55.29%、53.06%、52.98%、46.71%、44.73%、40.32%、36.07%、32.29%、30.69%。

截至三季度末,存货账面价值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比亚迪、宁德时代、北方华创、华友钴业、先导智能、璞泰来、中国宝安、赣锋锂业、亿纬锂能、格林美,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927.12亿元、488.84亿元、173.29亿元、159.58亿元、133.75亿元、119.07亿元、111.72亿元、109.24亿元、87.91亿元、85.59亿元。

截至三季度末,存货账面价值增速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雅化集团、正业科技、天齐锂业、海目星、北方华创、杭可科技、璞泰来、赢合科技、华自科技、赣锋锂业,分别同比增长:59.28%、59.28%、58.25%、50.74%、49.72%、41.43%、32.72%、31.42%、30.18%、28.16%。而去库存力度位居前十的企业分别为:德方纳米、长远锂科、当升科技、厦钨新能、宁德时代、科恒股份、寒锐钴业、容百科技、芳源股份、星云股份,存货账面价值分别同比下降:59.18%、49.39%、46.5%、42.54%、38.14%、34.43%、33.09%、32.66%、31.24%、29.58%。

(校对/占旭亮)

2.【IPO价值观】尚阳通专利布局合理,CTO早期专利权属或存潜在纠纷;

集微网消息,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尚阳通)聚焦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设计和销售,掌握IGBT、超级结MOSFET、SGT MOSFET、SiC的设计、工艺和封装等核心技术。

根据招股书中披露,尚阳通的高压产品线包括超级结MOSFET、IGBT及功率模块、SiC功率器件,中低压产品线主要包括SGT MOSFET,覆盖车规级、工业级和消费级应用领域,重要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集微咨询结合尚阳通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公司的专利数据以及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情况,发现尚阳通在细分领域的创新竞争实力已可比肩国内头部企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关键产品的布局策略也较为清晰,但CTO申请的专利可能涉及在前单位的职务发明,一旦产生纠纷,将对公司的经营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创新实力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集微咨询专利分析师将尚阳通与招股书中选取的可比公司进行了专利实力比较,发现尚阳通的发明专利数量在这些可比公司中整体处于中等位置。从研发人员的数量来看,尚阳通相比竞争对手而言,研发团队的规模较小;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尚阳通研发团队平均每人的专利产出则显著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呈现出小而精的特点。

专利布局合理,对核心产品保护高度重视

根据尚阳通招股书披露,超级结MOSFET产品是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公司贡献了超过70%的营收。

集微咨询专利分析师将尚阳通发明专利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了梳理,发现尚阳通的专利技术布局结构与相应技术对公司经营的重要性呈现出高度相关的态势。在核心产品超级结MOSFET方面,共有37项发明与3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以及12项发明与3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分别对超级结MOSFET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车规级功率MOSFET的设计和制造技术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专利布局的结构较为合理。

主营业务发明专利数量披露准确性有待解释

根据尚阳通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底,公司共拥有50项发明专利,其中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为16项。然而在招股书中,尚阳通并未对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16项发明涉及哪些专利进行具体说明。此外,结合前述尚阳通披露的核心技术专利保护情况来看,仅超级结MOSFET这一个产品涉及的发明专利就不少于37项。因此,尚阳通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有16项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的表述是否准确,采用的什么评判标准,尚有待做出解释。

CTO以专利出资入股,专利权属或有潜在纠纷

根据尚阳通招股书披露,公司CTO肖胜安于2015年5月加入尚阳通,至今已为公司贡献了38件发明专利,是尚阳通的核心技术人员之一。而在此前一年中,肖胜安一直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任资深总监。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职务发明包括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有关的发明创造。因此若无特殊约定,肖胜安在2016年5月之前申请的与其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的研发工作有关的专利,权属应归该公司所有。

而集微咨询专利分析师将肖胜安为尚阳通贡献的发明专利进行了梳理,发现肖胜安有7件发明专利是在2016年5月之前申请,在时间上具备落入前单位职务发明范围的可能性。而肖胜安在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任职期间申请的24件发明专利中,涉及的技术主题主要包括功率器件、存储器、晶圆制造等领域,与尚阳通主营的功率器件芯片相关度也较高。因此肖胜安在2016年5月之前在尚阳通申请的7件发明专利具有潜在的专利权属争议,并且这些专利多涉及公司最为核心的超级结MOSFET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许多专利文献中提到的技术方案或已广泛应用于尚阳通的相关产品中,一旦发生专利权属纠纷,或将对尚阳通未来的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中芯集成:正对IGBT产品进行新旧换代;

集微网消息,近日,中芯集成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下半年,公司IGBT业务一定程度上会受市场调整的影响。由于公司目前正有计划地对IGBT产品进行新旧换代,随着明年上半年车载和新能源系列产品的换代完成,公司有信心IGBT业务将回到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来。同时,在车载高性能逆变器模块和新能源大功率模块方面,公司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介绍,目前,中芯集成8英寸硅基产能仍保持17万片/月;12英寸晶圆代工技术和产品也在不断验证中,产能继续爬坡,同时公司也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时扩产。

从第三季度开始,手机和物联网需求都重回升势,中芯集成相关产线产量饱满,并继续扩大领先优势。中芯集成高性能MEMS麦克风产品已完成国际头部终端客户的严苛认证,实现大规模量产。同时在MEMS车载惯性导航和激光雷达已获得重大突破,并开始稳定上量。

SiC业务方面,中芯集成集成表示,目前发展迅速。6英寸SiCMOSFET产品主要应用于车载主驱逆变器,公司也正在加速拓展客户和市场。正是基于对SiC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规模的认可,多个重要产业资本与公司携手发展,共同成立芯联动力,不但是对SiC业务发展的认可,也是对公司发展现状和历史积累的充分信任。

(校对/占旭亮)

4.国科微:GK7205V500系列芯片进入批量推广阶段;

集微网消息,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的NPU预计什么时候发布?

国科微(300672.SZ)11月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实现从轻量级到中高级算力的完整布局,公司自研的NPU产品已实现前端IPC最高4T算力和后端8T算力,使用场景涵盖传统监控领域、汽车电子领域、智能家居等机器视觉领域,可支持神经网络推理等功能。公司自研NPU通过聚焦边缘端的计算,提升芯片三大核心竞争力:一是通过NPU提升智能视觉分析效率,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车辆检测等各种智能应用;二是通过AI与 ISP的结合,可在低照度环境下,把图像看的更加清楚;三是通过NPU与 Codec的结合,进一步提高编解码能力和效率,低码率下的编码质量得到极大提升。公司普惠型智能视频编码芯片GK7205V500系列在2023年上半年已完成样片验证以及客户侧导入,进入批量推广阶段,可为市场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智能编码方案。公司产品情况您可关注公司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披露的定期报告等相关公告、公司官网(http:www.goke.com)及公众号发布的相关信息。

截至发稿,国科微市值为142.99亿元,股价为65.82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下跌1.11%。

5.国芯科技:车联网安全芯片已进入赛力斯汽车供应链;

集微网消息,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向国芯科技提问:公司是否参与到赛力斯这样的国产汽车厂商的供应链里面,占比是多少,看到之前说到有比亚迪等知名厂商,但没提到赛力斯,如果没有,是否有拓展的能力?

11月2日,国芯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车联网安全芯片已经通过公司Tier1 模组客户的应用测试,客户使用公司车联网安全芯片的应用模组目前已开始进入赛力斯汽车供应链。

据了解,国芯科技汽车电子芯片覆盖车身控制、发动机和新能源电机控制、域控制和新能源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等12个方面,其中公司最先实现国产发动机控制芯片、安全气囊点火芯片 “零”的突破,为布局车规MCU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迄今为止,公司在车规MCU、DSP、驱动、信号链和传感器等技术方向上都有积累,已在汽车车身和网关控制芯片、动力总成控制芯片、域控制芯片、新能源电池管理芯片、车联网安全芯片、数模混合信号类芯片、主动降噪专用SoC芯片、线控底盘芯片、仪表芯片、安全气囊芯片、辅助驾驶处理芯片和智能传感芯片等12条产品线上实现系列化布局,近期更有CCFC3007PT、CCFC3008PT等多款中高端MCU内测成功。

值得提及的是,近日,国芯科技基于自主架构和内核的新一代汽车电子MCU产品“CCFC3007PT”内部测试中获得成功,该款新产品的研发成功进一步丰富了公司汽车电子中高端MCU产品系列,适用于汽车电子动力总成、底盘控制器、动力电池控制器以及高集成度域控制器等应用,是基于客户更高算力、更高信息安全等级和更高功能安全等级应用需求而开发的全新多核架构芯片。国芯科技表示,该款芯片有望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中高端MCU芯片的“缺芯”问题,将对公司未来汽车电子业务的市场拓展和业绩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前,国芯科技电子芯片产品陆续进入到比亚迪、奇瑞、吉利、上汽、长安、长城、一汽和东风等众多汽车整机厂商,在20多余款自主及合资品牌汽车上实现批量应用,形成合力,为公司的车规芯片上车提供了强大的保障,预期后续公司的汽车电子芯片将成为公司业绩的最大推动力。

6.士兰微:IGBT当前产出1.5万片/月,新能源产品月销售额近1亿元;

集微网消息,11月2日,士兰微在召开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总经理郑少波表示,士兰微今年实现了销售额的持续增长,这个表现应该不错!至于盈利压力,主要是12吋产线没有满产、LED业务亏损和销售价格回落造成。我们在持续努力和改善中,12吋产线最晚明年Q3计划满产,LED业务也有基本盈亏平衡的方案在策划和推进中。

2023年前三季度,士兰微实现营收约68.99亿元,同比增加1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89亿元,同比减少124.44%。在第三季度,士兰微实现营业收入24.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68%,较今年二季度增长0.58%。士兰微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加大了模拟电路、IGBT器件、IPM智能功率模块、PIM功率模块、碳化硅功率模块、超结MOSFET器件、MCU电路、化合物芯片和器件等产品在大型白电、通讯、工业、新能源、汽车等高门槛市场的推广力度,公司总体营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郑少波表示,公司目前已批量进入新能源车市场的产品主要有PIM模块、LVMOS单管、IGBT单管等,目前当月销售额已接近1亿元左右,预计2024年新能源车市场的销售额会排在公司各细分市场销售额的第一位。

在SiC方面,目前士兰微正在建立产能和产品在客户端导入中,需要一些时间去达到盈利规模的满产,碳化硅的芯片产线产能扩充在抓紧进行中。

在IGBT方面,郑少波称,三季度12寸线正在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了低附加值产品的产出,而IGBT产品还在上量过程中,因此产能利率目前没有打满;目前12寸线IGBT产能已有2.5万片/月,实际产出1.5万多片/月,随着后续IGBT进一步上量,产能利用率会显著回升,预计到90%以上。

7.【每日收评】集微指数跌1.15%,晶瑞电材子公司获中石化资本增资8.5亿元;

集微网消息,今日沪指跌0.45%,深证成指跌0.94%,创业板指跌0.99%。成交额不足8000亿,游戏与文化传媒板块逆市走强,电子化学品、半导体、光伏、电源设备、船舶制造板块跌幅居前。

半导体板块表现较差。集微网从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测、分销等领域选取了117家半导体公司。其中6家公司市值上升,北斗星通、圣邦股份、同方股份等公司市值领涨;111家公司市值下跌,强力新材、亚光科技、景嘉微等公司市值领跌。

11月1日,多家新造车企业交出了“银十”答卷。造车新势力方面出现了明显分化,理想汽车月销首破4万辆蝉联交付榜首,小鹏汽车10月销量首次突破2万辆,零跑汽车和蔚来汽车呈现小幅同环比增长,但哪吒汽车成为五家中唯一同、环比出现下滑的车企,交付量已连续三个月垫底。此外多家车企的新能源乘用车也迎来四季度开门红,销量创新高:三季度日赚1.13亿元的比亚迪10月销量首次突破30万辆,达30.18万辆,前10月累计销量238.15万辆,同比增长70.36%;吉利新能源(含吉利、领克、极氪、睿蓝)首次突破6万大关,达6.2万辆;长城汽车新能源车销量首破3万,前10月累计销量超20万台,同比增长 85.93%;大众ID.家族已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10月销量达到1.5万辆,同比增长192%,刷新月交付纪录。

全球动态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收涨44.06点,涨幅1.05%,报4237.86点;道指收涨221.71点,涨幅0.67%,报33274.58点;纳指收涨210.23点,涨幅1.64%,报13061.47点;纳指100涨1.8%。

FAANMG明星科技股多数收涨。元宇宙”Meta涨3.5%,谷歌A涨近2%,苹果涨近2%,亚马逊涨3%,奈飞涨2%,微软涨超2%,特斯拉涨2.4%。

中概股方面,纳斯达克100成份股中,京东跌0.4%,拼多多涨1.5%。其他个股中,阿里巴巴也接近抹去1.6%的跌幅,腾讯ADR收跌0.2%,B站跌近2%,蔚来涨2%,小鹏汽车涨7%,理想汽车涨超3%。

个股消息/A股

晶瑞电材——晶瑞电材控股子公司瑞红(苏州)电子化学品股份有限公司因经营发展需要,拟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通过向其定向发行股票100,830,368股,募集资金人民币850,000,002.24元,用于瑞红苏州先进制程工艺半导体光刻胶及配套试剂业务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及相关投资。

长电科技——近日,长电科技发布公告宣布,旗下控股公司长电科技汽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拟获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的入股增资至48亿元(增资 44 亿元),联合包括上海临港当地产业资本在内的产业基金,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全力加速打造大规模专业生产车规芯片成品的先进封装基地,配套国内外大客户和行业主要合作伙伴,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度电动化、智能化,全面打造完整的本地芯片成品供应链。

中芯国际——近日,中芯集成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下半年,公司IGBT业务一定程度上会受市场调整的影响。由于公司目前正有计划地对IGBT产品进行新旧换代,随着明年上半年车载和新能源系列产品的换代完成,公司有信心IGBT业务将回到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来。同时,在车载高性能逆变器模块和新能源大功率模块方面,公司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个股消息/其他

蔚来——11月1日,蔚来发文称,2023年10月交付新车16,074台,同比增长59.8%;2023年1-10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26,067台。蔚来新车已累计交付415,623台。

吉利汽车——11月1日,吉利旗下极氪发文称,2023年10月交付13,077台,交付、大定双创历史新高;连续9个月同比增长;纯电汽车行业第一,全球唯一交付超过17万台零自燃。

特斯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周二表示,特斯拉的目标是每年生产20万辆电动皮卡Cybertruck。特斯拉早些时候表示,该公司有能力每年生产超过12.5万辆Cybertruck。马斯克补充道,到2025年,这一数字有可能提高到25万辆。这款期待已久的皮卡将于11月30日开始交付,距离首次亮相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集微网重磅推出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

集微半导体产业指数,简称集微指数,是集微网为反映半导体产业在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为投资者跟踪半导体产业发展、使用投资工具而推出的股票指数。

集微网观察和统计了中国“芯”上市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在A股的整体表现,并参考了公司的资产总额和营收规模,从118家集微网半导体企业样本库中选取了30家企业作为集微指数的成份股。

样本库涵盖了电子元件、材料、设备、设计、制造、IDM、封装与测试、分销等半导体领域的各个方面。

截至今日收盘,集微指数收报3641.62点, 跌42.22点,跌幅1.15%。

【每日收评】作为长期专题栏目,将持续关注中国“芯”上市公司动态,欢迎读者爆料交流!


夕夕海 » 【IPO】尚阳通专利布局合理,CTO早期专利权属或存潜在纠纷;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