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概念股:半导体产业链IPO遇冷,小米汽车A股供应商超70家

集微网消息,刚刚过去的一周,是2023年最后一周,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半导体产业新受理企业为48家,同比下降36%;募资金额共计470亿元,下降幅度更是高达61.94%,半导体企业IPO进度也明显放缓。

而在汽车行业,年末新品持续迭代,问界、极氪等品牌纷纷发布新一代车型,不过最值得关注的是,官宣造车3年的小米汽车终于亮相,数十项黑科技吸引全行业关注,而其背后的A股供应链企业也陆续曝光,据不完全统计,已超70加A股供应商实锤向小米汽车供货。

2023年半导体产业链IPO遇冷

继2月深交所、上交所发布新政后,8月证监会发布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称“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进一步加强对IPO审核监管。受到此新政的影响,IPO市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

从成功登陆A股的企业来看,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有29家半导体企业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2022年则有45家企业登陆A股资本市场,同比下降35.56%。

从受理端来看,2023年共有48家半导体获得受理,其中上半年受理企业47家、下半年仅有1家企业获得受理。相较于2022年有75家半导体企业获得受理,则出现同比下降36%。

在上市板块方面,48家企业当中,有26家企业瞄准科创板,占比为54.17%。选择创业板的企业则有13家,占比为27.08%;另有9家企业选择主板上市,占比为18.75%。

从募资金额来看,48家正在审核中的半导体公司共计募资470.12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募资金额为9.79亿元。而2022年75家企业共募资1235.45亿元,相较于2022年,2023募资总额下滑61.94%。

从募资金额区间来看,3家募资金额小于5亿元,25家募资金额在5亿元(含)-10亿元之间,9家募资金额在10亿元(含)-15亿元之间,10家募资金额在15亿元(含)-20亿元之间,仅有1家企业募资金额超过20亿元。

从单个公司的募资金额来看,48家企业当中,福建德尔募资金额最高,为30亿元,紧随其后分别为拉普拉斯、芯旺微、尚阳通、晶亦精微、长光辰芯、维安股份、硅数股份、深蕾科技、兴福电子、信芯微,募资金额分别为18亿元、17.29亿元、17.01亿元、16亿元、15.57亿元、15.3亿元、15.15亿元、15.01亿元、15亿元、15亿元。

与此同时,终止上市路的IPO企业数量在增加,从2020年的11家增加至2021年的19家,2022年则增长至22家,到了2023年,终止IPO企业数量高达40家,同比增长81.82%。

据集微网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40家按下IPO“暂停键”的半导体公司,在不同审核状态下都有企业撤材料,既有已经过会的,更有提交注册后选择终止。

小米汽车A股实锤供应商已超70家

与半导体行业的低迷情况不同,汽车领域继续维持百花争鸣的繁荣景象,新玩家也陆续交出成绩单。

12月28日下午,小米汽车以“科技跨越,人车合一”为主题的技术发布会正式召开。无疑成为量产交付前,市场得以最近距离接触小米汽车。

雷军也在本次发布会上,全程介绍了小米汽车SU7的一系列领先技术,如超高转速电机(V8s转速达全球最高的27200rpm)、871V高压平台、CTB一体化电池包(体积效率达全球最高77.8%)、首创电芯倒置技术(自建电池包工厂)、高效双模热泵、三热源逐级加热技术、小米超级大压铸技术(9100T:小米泰坦合金、72合1一体化压铸后地板、三段式后地板防撞设计)、自动驾驶(变焦BEV、超分辨率占用网络、城市领航NOA、代客/机械车位泊车、端到端感知决策合一大模型)、智能座舱(16.1英寸大屏+56英寸HUD+翻转式仪表屏+后排2平板等五屏联动、骁龙8295芯片、澎湃OS、智能OTA、手车互联、CarIoT)、平台架构等。

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小米汽车如上创新技术仍需供应链企业的支持,那么,都有哪些供应商成为小米汽车黑科技的核心底座?

A股上市公司作为国内领先企业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中的小米供应商已实锤超过70家,除了此前已披露的将近50家公司,近期又有将近30家概念股获得实锤。

本次部分新增企业主要有:德赛西威、三联锻造、拓普集团、津荣天宇、经纬恒润、美利信、光弘科技、力源信息、沃特股份、宁波华翔、信维通信、京泉华、兴瑞科技、日久光电、扬杰科技、创新新材、飞荣达、万安科技、高盟新材、广电计量、中机股份、豪森股份、天汽模、超达装备、福耀玻璃等。

新增概念股中,既有德赛西威等智能座舱供应商,也有津荣天宇等底盘配套企业,不过雷军称,目前小米SU7正在试产爬坡阶段,正式上市还需要几个月时间。受此影响,小米汽车供应商整体仍处于小批量供货阶段,经纬恒润表示,预计最早可在2023年年内实现规模量产。

将近2800家外国公司关闭在印业务

小米公司在国内红红火火发展汽车产业,但其在印度的手机业务却一波三折,除了小米,vivo等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也并不如意。

最近几年,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一直是印度方面选择性执法、定向性干扰的重灾区。从追缴税款、突击搜查办公场所,到冻结小米48亿人民币资金,再到最近接连逮捕vivo印度分公司高管,这与它们刚来时印度方面的欢迎态度,已不可同日而语。这10年间最大的变化是,随着这些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印度的本土化发展,印度智能手机的产业链初具规模。而他们如今在印度市场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恰恰就跟这个变化有关。有分析认为,正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印度本土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发展,新德里不惜动用司法调查等政治化手段试图恐吓、逼退中国企业。

以小米和vivo为代表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见证了印度“打劫式发展”的模式。问题在于,如果产业替代是印度的既定策略,“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选择性执法”是印度特色,中国企业不堪其苦最终选择用脚投票之后,那些受到印度“巨大市场”诱惑而来的美西方企业能保证自己不会被“卸磨杀驴”吗?

这个答案其实早就有了。印度官方数据显示,从2014年至2021年,有将近2800家在印注册的外国公司关闭了在印业务,约占印度跨国公司总量的1/6。在被印度当局“敲竹杠”这件事上,几乎所有在印外资企业都“难逃一劫”。仅以科技领域为例,除vivo之外,小米、苹果、华为、谷歌、IBM、微软、高通等公司都在印度踩过坑,要么被扣上泛安全化的政治帽子遭各种“突袭调查”,要么被各种奇葩理由处以高额罚款,进而关闭在印业务。

(校对/邓秋贤)


夕夕海 » 一周概念股:半导体产业链IPO遇冷,小米汽车A股供应商超70家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