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学城发布新政,打造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

8月19日,2024北京人工智能生态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大会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率先在全国建成首个人工智能创新街区,率先在全国建成首个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器,将中关村科学城打造成为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

该《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的“全景图”,以人工智能创新街区为“主阵地”,以应用示范工程为“主平台”,以全栈国产技术创新迭代为“主引擎”,率先打造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器。同时通过先行先试、全域覆盖、全面辐射,力争到2026年,产出100个标杆行业模型产品,形成100个示范引领典型案例,推动人工智能在全行业、全领域、全地域落地应用,实现人工智能全景赋能。

以下是《行动计划》具体内容:

一、发展目标

坚持把场景应用创新作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抓手,一体化配置算力、数据、人才、标准、资金、制度等资源,以人工智能创新街区为“主阵地”,以实施十大应用示范工程为“主平台”,以全栈国产技术创新迭代为“主引擎”,把握人工智能发展“主动权”,加快探索人工智能和千行百业的双向赋能路径,率先在全国建成首个人工智能创新街区,率先在全国建成首个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器,将中关村科学城打造成为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到2026年,力争产出100个标杆行业模型产品,涌现100个示范引领典型案例,赋能民生、科研、产业等领域应用,引领带动万亿经济发展新局面。

二、总体部署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边用边推广”的原则,分为先行先试、全域覆盖、全面辐射的三个战略阶段,逐步实现人工智能在全行业全领域全地域的落地应用,在人工智能应用的广度、厚度、效度上全面走在全国前列。

先行先试,打造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先锋号”。以人工智能创新街区为起步区,以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深度融合为主线,依托创新生态、城市运行、智慧生活、城市更新领域重大项目,加速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验证迭代,率先开展人工智能应用新模式和新机制的先行先试。

全域覆盖,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生态“全景图”。以十大应用示范工程为纽带,支持具有行业影响力、资源整合能力的重点企业,联合相关用户方和技术提供方以“揭榜挂帅”等方式参与场景应用建设,协力推动在中关村科学城全域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形成人工智能技术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式、立体式、闭环式应用生态。

全面辐射,打造示范带动全国发展“引领极”。及时总结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实践经验,凝练人工智能应用路径,以需求有力倒逼供给优化、以供给精准服务需求扩大,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淀方案”,为全国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场景应用提供样板。

三、建设创新应用加速器

支持各行业优势主体组织形成创新应用联合体,依托联合体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速器,面向未来催生一批民生、科研和产业领域的新产品、新场景、新服务,提高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和商业应用的效率和成功率。打造未来场景共创空间,聚集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联合体成员,提供概念验证、原型开发、产品测试、交互体验的环境和条件。建设国际应用开源平台,联合头部企业共同建设开发和运营人工智能应用开源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模型调度、数据治理、多模态交互等开发、版本维护和部署,加快创新应用开发速度。强化创新应用加速服务,吸引全球优秀研发人才、科技企业、服务平台和商务机构入驻加速器,助力设计研发和推广。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提升终端产品从原型到量产的效率。

四、实施应用示范工程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形成云端模型和端侧模型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遴选实践基础好、应用价值高、推广潜力大、示范效应强的重点场景,率先打造十大应用示范标杆,逐步推进至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远边界的全场景应用,实现中关村科学城全方位各领域人工智能赋能。

(一)具身智能

增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耦合,聚焦具身大模型、运动控制算法、整机设计交付等具身智能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加快创新突破。建设具身智能研究院,推进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动数字仿真模拟平台与真实场景实验室建设,打造具身数据生产流水线,形成高质量、多场景任务数据集,提升智能体在真实环境的表现和跨场景泛化能力。支持具身智能体场景落地,先行探索消费领域验证试点,集中突破特种场景作业能力,广泛推动制造领域规模应用。

(二)医药健康

聚焦人工智能在加速药物设计及优化、药物适应症拓展、临床试验研究等环节的应用,支持生物医药模型赋能生物制造、新药研发等。探索人工智能+中医药场景应用。推动人机协同手术机器人、脑机接口、数字疗法等智能辅助治疗产品应用。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预问诊、分诊、用药咨询、慢病管理、家医随访等个性化服务中应用。探索医疗数据安全、有序开放,赋能真实世界药物研究、临床诊疗设备研发等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疗、医保、医药领域监督管理,将人工智能服务引入互联网医院,助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三)自动驾驶

支持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驱动感知、规划、控制能力提升,运用人工智能加速核心零部件设计,推动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全局优化。加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自动驾驶芯片、人工智能原生操作系统等上车验证,加强数据、车路、模型协同,推动整车产品试驾试行,为自动驾驶场景建设提供支撑。围绕高精导航、仿真测试、云服务、出行科技、服务运营等产业链条全环节培育优势主体,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四)智能制造

聚焦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再造、产品技术攻关、供应链管理、生产与服务模式和系统安全等环节,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的产品设计平台、虚拟仿真平台、计算机辅助工程等通用产品,面向集成电路、汽车制造等行业迭代专用产品。加大对多模态大模型算法、3D视觉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投入和专利布局,探索解决复杂场景下人眼极限浅缺陷检测等行业难题。面向多领域探索使用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业软件基础平台、系统及产线解决方案,支撑生产监控、零件追踪、设备预维护、缺陷分析、智能决策分析及全流程自判断与自决策,实现全车间操作决策自动化。

(五)科学研究

推动人工智能辅助前沿领域探索和科学边界拓展,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因编辑、结构生物学、蛋白组学等生命科学,以及材料设计、化学合成等物质科学中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航天领域,加强其在大规模星座仿真、飞行轨道设计、动力仿真、在轨数据实时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研发跨尺度建模、高精度仿真等研发工具和平台,突破开源科学信息智能抽取、科学文档知识生成等关键技术,推动形成从理论研究到实验验证的闭环。搭载人工智能科技情报服务系统,提供辅助实验和决策支撑,大幅提升各领域的科研生产力和创新效能。

(六)教育教学

扎实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名校名师资源优势和教育教学素材优势,探索建设具有海淀特色的个性化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和校级人工智能模型基座平台。坚持人工智能产品均衡赋能“五育”,满足不同学段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引领人才个性化培养新模式。创新开发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探索多样性课程实施模式,引导、启发、自驱式学习,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节奏的创新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引导职业学校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七)政务服务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深度挖掘经济、行业、舆情等数据,助力构建产业现代化运行体系。优化“接诉即办”大模型,推动接诉即办工作从“经验处置”向“数字化转型”,提升热线智慧化水平和数据治理效能。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咨询问答、业务办理等服务环节的深度应用,赋能自助机、机器人和智能客服,精准识别用户意图,全面覆盖“一网通办”各服务端。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具体业务环节“边聊边填”智能辅助,提升全程网办率及服务效果。构建全能社工智能体,以大模型赋能基层社工,为群众提供全面专业的生活办事服务。

(八)文旅消费

整合大消费相关行业知识库,创新大模型促消费智能体应用,兼顾公共服务与商业化运营,融合文旅消费补贴、入境游友好服务等方式,实现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挖掘“三山五园”文化名片,促进现代科技、艺术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强化人机交互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内容生产能力,做精做细做优游客服务智能体应用,助力文旅资源多维宣传推介,促进文化创新、传承与弘扬。依托大模型能力赋能消费,构建高效的智能化消费服务平台。鼓励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促进商圈智能化改造和业态升级。

(九)智慧金融

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围绕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智能营销等业务,向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整体解决方案,助力金融业智能化转型。鼓励法人金融机构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展信贷评估、优化投资等智能金融产品的服务创新,利用智能风控平台、信用评分模型等提升金融风险智能预警防控能力。

(十)城市运行

构建基于智能化遥感、导航等数据处理的综合时空信息数据体系,开展创新应用。探索软件驱动的融合感知和空间计算,构建城市数字原生底层能力。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实现精细化降水预报,辅助气象决策服务,提升气象预报准确性和及时性。聚焦社区“人和事”,打通数据流通壁垒,模拟社区治理的全要素全过程,构建现实社区与信息模型全方位“镜像映射、实时互动”的数字孪生体系。实现将物资、队伍、风险点、监测设备的信息数据整合到时空一张图,为突发事件、防汛、地质灾害等多场景的精准协同指挥和资源调度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五、优化应用创新要素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的共性需求,构建多维度、系统化的支持体系。

(一)探索应用和管理制度创新

围绕医疗、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支持人工智能领域首台(套)国产创新产品的应用。积极探索负面清单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鼓励创新主体在特定区域或场景内进行首创探索。建立“鼓励创新+包容审慎”为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治理机制。

(二)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供给

整合跨架构、跨服务商、跨域算力资源,构建多元异构算力跨域调度平台,推动国产软硬件适配和应用,实现“算力一网化、统筹一体化、调度一站式”。面向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动京冀蒙等环京和西部算力枢纽节点,提供高效便捷、弹性灵活的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和云资源服务。

(三)夯实应用数据要素基础

以人工智能模型语料中心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数据运营平台,推动互联网数据、版权数据、公共数据、行业数据等数据资源高效汇聚,加速形成“数据乘数效应”。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打造可信安全数据空间底座,驱动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赋能行业应用。

(四)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机制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研发人才和交叉学科人才引进,促进人才国际交流。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开展应用人才培养,构建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培养体系,培育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一流团队。

(五)加快标准研制与专利保护

优先支持多主体参与人工智能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围绕行业应用、智能产品与服务、安全与治理等加快形成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化成果。畅通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沟通渠道,助力创新主体积极参与标准研制。设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专利预审实践基地,提供快速预审服务。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由区领导牵头,多部门统筹协调的推进机制,明确各领域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人,定期调度、持续跟踪,加速推进行动计划实施。建立分层落实的任务清单,推动清单化管理、任务化落实、项目化推进。加强部-市-区三级联动,整合力量同向发力。

(二)加大资金支持

鼓励国有资本参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投资,发挥产业引导资金作用,重点支持人工智能领域早期项目和高成长性企业。鼓励银行开发算力贷等专项贷款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企业在北交所等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三)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矩阵,增强全民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群众认可度,激活人工智能产品消费市场。高标准举办人工智能峰会、展会、学术会议等活动,强化品牌建设,将中关村科学城打造为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校对/张慧)


夕夕海 » 中关村科学城发布新政,打造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