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新型储能,工信部公开征求意见

11月6日,工信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行动方案意见稿》拟规定,到2027年,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同时,《行动方案意见稿》明确提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地方出台支持新型储能制造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发展的专项政策。

《行动方案意见稿》提出,面向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需求,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的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首先,加快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其次,推动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工程化和应用技术攻关。发展压缩空气等长时储能技术,加快提升技术经济性和系统能量转换效率。最后,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鼓励结合应用需求探索开发多类型混合储能技术,支持新体系电池、储热储冷等前瞻技术基础研究。

此外,《行动方案意见稿》提出,针对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富集且本地消纳能力较低的地区,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

《行动方案意见稿》提出,支持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地聚焦新型储能领域,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战略引领、创新驱动、专业赋能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鼓励储能电池及关键材料企业向可再生能源富集、矿产资源充足、运输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丰富的区域聚集。

《行动方案意见稿》提到,引导各地区科学有序布局新型储能制造项目,依托研究机构开展行业运行监测预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效联动发展。其中,面向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通信基站、工业园区、工商业企业、公路服务区等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要求高和用电量大的用户,推动配置新型储能。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园区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积极推进新型储能技术产品在工业领域应用。依托“光储充换检”综合性充换电站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在车网互动等新模式中的支撑作用。

“发展新型储能”在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布局和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

与此同时,多地也在近两年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布局和发展。去年3月,广东出台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27年达到1万亿元。河南省计划,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600万千瓦。山东省日前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00亿元。

随着各地新能源产业规模的扩大,新型储能的利用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的利用小时数大概是400小时,已经接近去年2023年全年的调用水平。

总体来看,新型储能仍然有着可观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预测,“十四五”最后两年,新增储能装机仍呈快速增长态势,超额完成目前各省的规划目标;“十五五”呈现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保守场景下,预计2028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168.7GW,2024—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7.4%;预计2030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221.2GW,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30.4%,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规模为26.6GW。


夕夕海 » 事关新型储能,工信部公开征求意见

发表回复